2023-12-12

人工智能技术对阀门行业的影响


工业互联网使生产可定义。传统的阀门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固定的模具和固定的生产线,原材料、机器、设备组等生产设施都是按照最大的生产需求配置的,在闲置的生产时间内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,而且生产过程中不能灵活地调整分配。

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15年7月26至27日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京召开,来自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专家、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在大会上指出,近60年的发展和积累为人工智能的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并认为人工智能将成为智能时代的关键赋能技术,展望未来,“人工智能将引领 '二次机器革命'”。

“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,人工智能方兴未艾,创新空间十分广阔,发展前景十分光明。”谭铁牛指出,第一次机器革命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,解放了人类的体力,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飞跃。以解放人类脑力为目标,人工智能将推动 “第二次机器革命”,实现人类社会的 “指数级增长、数字化进步和组合式创新”。

对于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,谭铁牛也有自己的思考。他指出,中国应以 “互联网 +” 和 “中国制造2025” 为契机,抓住 “第二次机器革命” 的历史机遇,大力发展人工智能。科技产业,最大限度释放 “智能红利”,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注入智能新动力。为此,应制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战略规划,构建开放共享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平台,重视和加强人工智能前瞻性基础研究,重点攻克类似人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,深化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,做大做强智能产业,加强人工智能管理和人工智能普及,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,支持人工智能社会学研究。

工业互联网是由 “智能机器” + “网络” + “工业云平台” 组成的 “端-管-云” 架构。它是由 “智能机器” + “网络” + “工业云平台” 组成的 “端管云” 架构,能够实现机器与机器、机器与人、人与人的全面连接和交互。这种互联不是简单的数据和信息流的传递,而是融合了智能硬件、大数据、机器学习和知识发现技术,使单机、部分关键环节的智能控制扩展到阀门生产过程,并促进在无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实现机器的自组织、自决策、自适应生产,如Q941F电动球阀、Q641F气动球阀或各种气动、电动球阀的互联互通奠定了智能制造的基础。

工业互联网使生产可定义。传统的阀门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固定的模具和固定的生产线,原材料、机器、设备组等生产设施都是按照最大生产需求配置的,在闲置的生产时间内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,生产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调整配置。在工业互联网条件下,机器和开源硬件的智能控制由软件完成,通过互联互通将智能控制的链条延伸到生产的各个环节,推动生产过程向软件可定义、可管理、可执行的智能化转型方向发展。例如,软件可以计算生产需求,灵活调整原材料库存; 可以升级机器功能,增加其生产能力和适用范围; 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部署,按需配置其生产任务和工作量,最终实现智能化生产。